Readings 2023-1

2023年的上半年,一直在别人面前不停嚷嚷我要好好写论文了,结果好像花了比任何一年都多的时间看书、看番、看剧、看电影还有打游戏。离开了住了很多年的住处,告别了相处很多年的朋友,似乎一切都在告诉我,不管你有多抗拒改变,生活已经推着你不得不往前走了。我的身体似乎在说,我还没有准备好。有的人告诉我,你不用“准备好”也可以做任何事情。“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也有的人告诉我说,“没准备好”的想法总是会出现,人就是会不断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正确的事情,就是会否定以前的自己,就像我回头看以前写的文章和评论感叹自己的幼稚。但是这样也没关系,这样也并不代表以前的想法和做法没有意义。所以,这是2023年上半年让我想要发表一些评论的精神食粮。

Books

Stay True

Stay True。作者是70后美国台湾华裔,出生在UIUC,长大在硅谷,本科在Berkeley,PhD在Havard,现在生活在纽约。是不是听起来觉得,自己可以有很多能够投射在他身上的东西。确实,网上大量的评论表示“不懂作者在矫情什么”。Sorry,我们这些over-educated的亚洲小孩就是这么矫情。这本书是一本非常personal的回忆录。我的生活就是这样,你无法共情是你没有经历过类似的事情。被一部分内容吸引过来的我,同样被另一部分内容劝退。不过不用急,再往下看又是我熟悉的部分。也许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

这本书最重要的“悬念”被写在了封面上,作者本科时期最好的朋友Ken (不是Barbie那个Ken)在一次carjacking中不幸去世了。(So Berkeley!)这个结局被剧透了,但是读的过程中,特别是进入中间段的时候,我就会不免担心,Ken到底是什么时候去世的。作者用娴熟写作技巧处理了这个悬念,Ken在书中的去世就像在作者生命中一样突然、猝不及防、然后不停回响,在书剩下的篇幅里,在作者的生命里。“We continue to know our friend, even after they are no longer present to look back at us.” 对作者来说回忆和消化与Ken短暂相处的时光成为了他接下来很长人生的主题,即便Ken前女友无心的一句话让他意识到在Ken眼里他可能从来都没那么重要。但是无所谓,因为本来这已经是作者自己的故事了。不断搬家的我也会时常陷入对以前朋友的回忆,然后即便是对方已经不记得一些相处的细节,我还是会对那些细节产生新的理解。作者写下这本书,让我觉得自己好像没那么孤独了。

主线之外,或者说填充这些与朋友相处时光的,是作者对生活中各种细节的碎碎念,Berkeley 的街景,90年代的音乐(which I know nothing about),zine(我现在才知道原来我们初中的时候大家手写互相传的东西有个fancy name叫做zine,独立志),支教,东南亚移民,监狱,学生运动,罢工,如何获得教授的推荐信来申请PhD……有时候会觉得90年代的Berkeley和现在好像没什么不一样,有时候又觉得”保持“90年代的样子反而更需要某种不懈的努力。

漫长的余生

其实我对北魏的历史非常不熟,所以很多细节就跳过去了,人名也经常对不上(咦,皇帝不是姓拓跋吗?什么时候改姓元了?)。不过还是能感觉到历史学家那种辨别史料真伪、补全故事的功力。以前交换的时候有个考古学家讲他考察古希腊遗迹的时候,看到有个地方缺了个柱子,立刻提出了一个是为了不挡住阳光的理论。然后他的学生问他,你花了多长时间想明白这件事,他说

There are two answers, 1 second, or 40 years and 1 second.
这个书里面就有很多让我感受到这种40 years and 1 second的叙事。虽然书的名字和前言想要sell一个“普通人”的故事,但实际上还是在讲朝代更替,权贵的故事占了大部分篇幅。当然一方面史料还是围绕这些人展开的,没有办法,另一方面照顾皇帝的宫女,也很难算作是“普通人”吧,太计较如何定义“普通人”就没意思了。或者你也可以反过来说,在历史的洪流面前这些史书中的主角也只是“普通人”,对吧。

“子贵母死”的制度在书里算是一条线索。制度创立之初是为了防止外戚专权,后来被太后用来除掉皇后维持自身的权力不被削弱。(而幼年亲身经历生母被处死的宣武皇帝反而造成了本朝最严重的外戚专权),最终后宫人人自危,惟恐生下皇子,努力堕胎,到最后皇帝受不了,还要背着太后偷偷在宫外把怀孕的妃子保护起来。等这个制度终于要被废止了,留给北魏的时间也不多了。听起来就像是很多东西一样,it undercuts the exact reason it was started in the first place, unions, tech firms,kid’s movies, athletic gear, statues…

宣武帝的悲剧也让人很难不联想到很多其他事情。小时候被卷入了一场莫名其妙的政变,用作者的话说从此宣武帝再也不信任任何人。宣武帝一登基直接把“九龙治水”的叔叔们杀了个干净,改提拔自己小时候身边的太医、侍卫、母亲的外戚。这种“不安全感”让手握大权的宣武帝失去了辨别忠奸的能力,只剩下“小时候在身边”这一条标准,然后无条件地信任这些人。对于他自己、周围不称职的人和整个国家的民众来说都是一场悲剧。最终皇帝因为怕死吃太多丹药而早逝,去世之后被提拔的外戚们立刻遭到清算。这些人甚至还没来得及用突然得到的权力为自己的家族谋取更为长远的福利。

最后书中有提到一些早早察觉到势头不对的人,就算是竭力表露自己无意参与权力的游戏的决心,最终还是没有逃过成为牺牲品的命运。当然后人也可以说这些人决心下得不够彻底,但是谁知道呢。

失落的卫星

中亚有如地图上的迷雾,到底有多少个斯坦?每个斯坦之间的位置关系是怎么样的?哪个国家更接近游牧民族/农耕民族,哪个国家信仰伊斯兰教?哪个国家更世俗化?在如今中国人全世界到处都是的年代,像中亚这样少有中国人涉足的地方确实不多见。这本书知识性上的确很好地弥补了我的地理盲区。书中还提到了塔吉克斯坦使用西里尔字母拼写的波斯语,连自己历史上的文学作品都无法读懂,“只有自己能理解自己”的无奈状态,实在是很令人感叹。

读本书的时候遇到了目录标题欺诈,作者根本没有去成土库曼斯坦。(Sorry for the spoiler)整个这一章讲了如何被旅行社欺骗,交了一大笔钱还选在了生日的时间,最后落得一场空的闹剧。Well, I guess a bad travel experience makes a good story. 这个传说中的“中亚朝鲜”对外国游客极其不友好,同时也有不亚于朝鲜的领导人崇拜和世袭制,不过和朝鲜不同的是土库曼斯坦靠着石油资源经济水平并不落后。

还有一个让我很在意的细节是中亚随处可见的被斯大林流放的朝鲜人,几乎在每个国家作者都有遇到,并且花了不少笔墨在他们看到东亚长相十分亲切地迎上来,却又一句朝鲜语都不会只能用俄语交流的奇异画面。跟在日本扎根甚至是美国扎根的朝鲜人相比,中亚的这些朝鲜人才是真的体现了有如Minari一般的生命力吧。

接下来是我对这本书的吐槽。最开始朋友推荐给我是因为我抱怨说不知道游记要怎么写大家才爱看,应该像旅游攻略那样多写其他人去了大概率也会遇到的事情呢,还是写那些异乡限时赠送的独特经历?是应该多谈历史风物呢还是适当夹杂私货展示自己旅行的动机和感受。朋友说这本书在中文读者的语境下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本书虽然读起来趣味性很强,但是多多少少是占了中亚地图迷雾的光,基本上随便写点什么大家都会爱看的。不过作者为了成书所做出的无论是旅行的准备还是写作时参考的文献都很值得佩服就是。

但是让我阅读体验没那么好的一个原因是从标题就透露出来的大国中心论,在作者看来中亚这些国家以前作为苏联的“卫星”在苏联解体后陷入了“失落”,那么问题来了,接下来怎么办呢?绕着中国转就行了啊!当然了作者当然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中亚的人民也未必都不同意这条出路,但是就算是作者自己接触到的中亚人我看都没有这么想。说到底,为什么一定要有一个中心呢?另一个影响阅读体验的是作者的爹味……这本书(虽然并不是虚构类作品……which made it worse)完完全全没有办法通过Bachdel Test。全程充满男性凝视,并且毫无自觉。这一点其实跟前一点又有所联系……本来父权就是一种中心化的体系。

后来我在小鸟文学上看到了张海律的一系列中亚游记,感觉阅读体验要好很多,推荐给大家。

张医生与王医生

读这本书让我重新回顾了一下自己的东北生活和成长环境。Personal History是一个人identify和character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的心理咨询师如是说。确实长大以后联系历史文献里的社会背景,对自己的个人经历产生了许多新的理解。这个过程也是不断反复的。

工人阶级这个又要说回到《极乐迪斯科》。东北是一小块东欧,东欧是一大片东北。控制一切工人权利于是腐败不堪的工会,靠小型暴力团体、私刑、个人偏好取代的法制,靠面子维系的地上经济和靠性命运营的地下经济。小时候在我们城市主要的街道上有一栋还蛮高的烂尾楼,曾经长期挂着“还我血汗钱”的横幅,白底黑字,时常有人在楼里生火搭床铺,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没人驱赶。这段记忆意外地十分清晰,以至于在美国看到流浪汉即便是本能地想要低头走过去,也同样无法像别人那样对他们说出“you did this to yourself”。Because they didn’t do this to themselves.

下岗潮与“共和国长子”。小时候关于沈阳要变直辖市的“谣言”隔几年就能听到,甚至朝鲜改革开放丹东房价能涨的谣言有段时间也甚嚣尘上。东北人民对自己的情况很清楚,也总是会寄希望于一些虚无缥缈的机会。可能这也折射出来大家的共识——继续像现在这样下去肯定是不会好的。不过话说回来,什么是”好“呢,让丹东变成下一个深圳,就会好吗?

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这个角度来讲我父母也算是努力不让自己在这场社会巨变中“成为城市的废弃物”的那一部分东北人。尽管我经常说他们把运气带来的成功错误地归因于自己的努力,并且以为这样就让他们能够自我感觉良好,觉得可以教育周围生活水平不如他们的亲戚。读完这本书我也多多少少更加理解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压力,所以“一段健康的亲子关系”在这种环境下就只能成为一种奢求。放弃期待这件事确实让自己轻松不少,但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毕竟谁不想让自己的父母为自己骄傲呢?

书中出现了几次,张医生妹妹的母校,“同学里都是干部和教师子女”的省实验。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也是赶上了一个缝隙中的机会。在我之后几年这个缝隙就被堵住了。同样被我赶上的缝隙中的机会还有大学自主招生。搞笑的还有书中对于“保送”名额的drama,我身上发生过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事。从小城市来到省城,书中描写的阶级差异带来的不适应之外,我还有一层地域差异要经历。(还有一层城乡差异,是我未曾体会过的局限性。)不过这种差异在书中跟随了张医生妹妹大半辈子,我呢在上大学之后立刻被更大的阶级、地域差异所冲击,相比之下高中带给我的已经不算什么了。然后出国之后又经历了一次。你也可以把它叫做”成长“。但是成长总是痛的,对吧。

推荐这本书给每一个对自己的“工人阶级身份”抱有复杂情感的人。这本书并不会提供答案,但是提供了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和经历了类似情况的人做出的不同的选择。另外就是有一次在播客里听到的说法,就是随着纸媒的落末,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的特稿记者们都去干嘛了。看到《张医生与王医生》包括《重走》这样的作品,就发现还是有人在继续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只不过战场从报纸杂志变成了非虚构文学。我也很喜欢这个故事。

Maybe You Should Talk to Someone

自从covid开始之后就似乎有点陷入了quarter life crisis, 尝试了很多事情都没有获得自己期待的那种“转机”。或者说以前的自己总是期望着可以“回到”crisis之前的状态,并且为此付出了各种努力。直到最近才开始意识到“回去”各种意义上的不可行,一边接受当下的自己一边尽量往前走。这本书的出现恰到好处地总结了这一段时间的心路历程,就像很多作品一样,这本书只提出了问题,提供了观察的角度,然后并没有给出答案。但是读完之后会让我有一种安心的感觉,没有答案也没关系。

书里一共讲了包括作者自己在内五个人的挣扎、求救和故事的后续。作者真的很会写,相信每个读者都会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每个角色对应的人,或者自己和这些角色能够对应的方面。通过作者剥洋葱般地层层叙述,读者就逐渐理解了每种看似极端的行为模式背后是什么在驱动。当你不由自主地对这些人产生同情以至于对他们的处境有些自责难过的时候,作者又时刻保持着咨询师专业的克制,提醒你无论什么事情发生在这些人身上,都不是你的责任。但是这样就意味着我们只是一座座孤岛吗?没有人会来救你,你也不可能救任何人?书到结尾又提供了一种安慰,我们能做的就是照顾好自己、保持对金子一般心灵的追求,然后等待转机。也许这个转机不会到来。但是万一来了,我们就可以亲眼见证,那将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这本书的主线虽然精彩,让我感觉被击中的地方却都是再小不过的细节。比如那位喜欢上70岁丧偶邻居的60岁离异女士,她在长时间的自我封闭之后终于肯袒露对邻居的感情。然后她提到,以前邻居问她想不想一起去打桥牌,她说不好意思我不会。然而其实她自己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桥牌玩家,她之所以会拒绝就是担心一旦两个人开始打,就会去参加全国联赛,到时候就会在旅途中路过她孩子的家,她无法面对这件事,于是就说谎自己不会打桥牌。尽管她无比想要和喜欢的人组成搭档玩自己喜欢的游戏。

如果说这本书有什么让我想吐槽的地方,那就是主线故事给我虚构的感觉太强了。当然了,为了保护来访者的隐私,这本非虚构作品必须要加入虚构的安排。但是虚构和非虚构的界限应该划在哪里呢?99% 真实的书可以算作非虚构吗?当然纠结这本书放在非虚构类是不是合适并没有意义,有意义的是作为读者怎么看待一本书是不是虚构,怎么看待书里面虚构和非虚构的部分,以及怎么判断哪部分是虚构的。至于这个问题为什么重要,就让我再quote一次Bojack Horseman吧:

I got into show business because I love stories. They comfort us, they inspire us, they make a context for how we experience the world. But also, you have to be careful, because if you spend a lot of time with stories, you start to believe that life is just stories, and it’s not. Life is life, and that’s so sad, because there’s so little time and… what are we doing with it?

Flowers to Algernon

因为ヨルシカ的新歌决定读这本书。科幻作品通常并不仅仅是关于科技,更多的是关于人性。在假设目前不能实现的技术存在的前提下,人性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本书的主旨概括下来大概就是,人们常以为自己变得聪明之后就能得到真正的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我想起毕业旅行去京都清水寺,介绍说有一处泉水从三个出水口中涌出,用泉水洗手可以分别获得长寿、美貌和智慧的祝福,只能三者选其一,不可贪心。同行的小伙伴纷纷表示,那当然是选智慧。当时的我们或许能意识到长寿和美貌的无意义,如今才逐渐意识到智慧的无意义与长寿、美貌并无区别。
回到小说,童年时期,坚信Charlie智力没有问题,歇斯底里问为什么不能自己去上厕所的母亲;和早早意识到Charlie智力的问题无解,放弃治疗离开家庭的父亲,哪一个对孩子伤害更大?无所谓了,十五年后父母没有一个认出自己的孩子。在面包店,无论如何都学不会把面团卷起来而受到的嘲讽,和发现同事偷钱选择旁敲侧击提醒同事不去揭发而带来的嫉妒,哪一个更让人难以忍受?无所谓了,反正同事们只会按照他们的心情去对待自己。爱情上,知道自己全部历史理解自己的想法却也因此保持距离的Alice,和能够享受当下尽情舞蹈却不关心主角内心深处担忧的Fay,谁的离开更残忍?无所谓了……没有人记得。作者本身在学术界多年,对于只关心自己窄窄的领域、忙着发表论文沽名钓誉的学者们的描绘再生动不过,甚至很难不让我对号入座。在他们眼里人类和小白鼠没有任何区别。故事的结局Charlie用自己仅存的智力完成了对Algenon的研究,如同写下自己的命运一般写下了论文,这也是一种英雄主义吧。

Movies

Asteroid City

在一家local只有三个屏幕的小电影院看的,看完电影第二天就发现电影院被一个抱着狗开车的老爷爷撞了,被迫停业整修了好几天。Wes Anderson对COVID的反思,这一切的意义在哪?也许就是没有意义。但是

You can’t wake up if you don’t fall asleep.
我喜欢电影里面的核试验场景和奥本海默的贴片广告连起来的效果。也很喜欢那个吃冰淇淋的桥段。

The Whale

在这个湾区少见的风雨交加的夜晚看完了《鲸》。很久没有这么剧烈的情绪了。No one can save anyone. No one needs to be saved. Life is a bitch and then you die, huh? 忽然意识到《一一》里面说的那句“人没必要重新活一遍”,并不是说重新活一遍还是会掉入同样的陷阱、做出同样的选择,而是说就算是在那些自己后悔不已的节点上做了另外的选择,还是会陷入被迫放弃一部分自己的痛苦与悔恨。我们只能背负着所有选择的重量继续往前走,直到不用再往前走。

豆瓣上很多评论觉得这部影片在rationalize男主的自私,我想起Diane在Philbert颁奖典礼上发火的话:

I make him more vulnerable which makes him more likeable… but if Philbert is just a way to make dumb shit assholes to rationalize their own awlful behavior, I’m sorry, we can’t put this out there.

认为编剧想要rationalize男主自私的人确实比那些看了影片开始rationalize自己自私的人要多想了一些,但是我觉得编剧并没有justify这种行为是ok的。You are responsible for your own happiness.

Anime

物语系列

今年的新番好像没有以前那么多让我有兴趣追下去的了,于是把物语系列拿出来又看了一遍。第一次看的时候说实话我是更喜欢班长的。这次突然get到了战场原那种什么事情都自己负责自己解决的魅力,以及好像我当时只是把班长代入了自己。。。现在再看的的时候我发现自己就是很能理解贝木啊!人活着就是要搞钱啊!

天国大魔境

我的4月最强新番了。想说的咸鱼都替我说了。ß

平家物语 犬王

统治者恐惧艺术成为历史的杂音,因而统治总是伴随着对艺术的破坏和限制。导演借电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向我们传递了他对艺术和人性的理解:谁说传统艺术就不可以快乐、放飞自我呢,也许六百年前的能乐就是要台下观众一起拍手,演员唱一句观众齐声接一句,也许六百年前琵琶也可以用牙弹、乐师也可以演完去跳水被观众传来传去。汤浅政明一如既往地“放飞自我”,又放飞出了跟恶魔人、乒乓、春宵苦短不一样的精彩。女王蜂主唱跨界声优表现极其出色,看完电影满脑子还是「でっかいでっかいでっかいクジラ」。看完电影不久女王蜂就出了新专辑,非常好听。最后想说关于结局,年轻的时候以为忠于自己舍生取义是不容置疑的唯一选择,现在渐渐理解当你开始有放不下的牵挂,咽下不甘选择妥协和等待也需要勇气和决心。不管那份期待实现的可能多么渺茫,仅仅是抱着一厢情愿的希望也是可以支撑这份信念存在下去的。说不定过了600年,这份期待就得到了回应呢?

Games

オクトパストラベラー2 八方旅人2

给我的感觉是八方1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idea,比如HD2D,破盾打晕的系统,主副职业,还有各种有趣的职业技能。但是直到八方2这个project才变得完整。很多八方1里面出现的问题都得到了修复,游戏的体验和完整度都大大提高了。那么问题来了,做research为什么不能也这样,先随便做一做,然后搜集反馈再做一个更好的版本?还是说其他人都是这么做的?

龍が如く7 如龙7

Lunamos在旧时代电台里面讲了两期RPG。我们现在会认为比如说仙剑是RPG,但是按照传统从桌游里诞生的RPG定义,仙剑并不符合。因为如果玩家的决策对游戏角色的经历没有影响,那这个游戏应该算AVG(更接近galgame视觉小说这种)。之所以现在人们习惯了把线性剧情的作品也叫做RPG,是因为当时的计算机并不能像桌游的主持人一样处理过于复杂的剧情分支,于是只有打怪升级的数值部分交给了计算机,人们也就习惯叫这类游戏RPG。

说回如龙7,这个游戏就很像是塞了很多其他要素的AVG。支线和主线的脱节程度真的跟八方旅人有一拼。你春日一番都坐拥横滨Mirai Tower了,主线里面还是一副街头小混混的样子,十分跳戏啊。这个游戏的战斗部分也跟剧情比较脱节,没有常见日式RPG的成长曲线,经常主线一连串剧情boss难度跳跃极大但是中间完全没有练级的填充,全靠玩家自己在主线之间穿插支线和迷宫,但是这又非常破坏主线的节奏。玩的时候经常就是,队友被偷家了被人绑在地下室拷打要赶紧去救,啊不好意思让我先去找猫猫扶老奶奶过个马路打个麻将打个德扑打个花牌再开几次股东大会赚个钱换个装备先。。。

关于剧情,最近的RPG新作很多都选择了偏“左派”的叙事,(这里想说的是平等主义、认为当下的社会存在不合理的不公平需要被减少和消除的政治立场)比如说FF16里面能力者的处境,八方旅人2里面商人的剧情。但是这些游戏讲出来的故事却总让人感觉很不真实。如龙7更是在完全写实的背景下,直接把移民劳工(老一代的中韩移民和新一代的东南亚非洲移民)、homeless、风俗产业和日本的黑道与政治放在台面上讨论。但这些讨论怎么看都有些……小儿科。我知道想要认真讨论这些问题对游戏来说too much,为了让能够reach到更大的群体必然要做出简化,我也知道游戏里面的事件都有现实中的对应,并且我也很赞同作者在故事中采取的立场。但我还是感觉把这些揉在一起的游戏剧情缺乏说服力。人物的动机不一致,事情的发展也过于都合主义了。我觉得游戏可以通过对人物细节的处理让故事更relatable。

Music

ヨルシカ、ずっと真夜中でいいのに都出了新专辑。开心。

Others

购买了小鸟文学的年费会员,上面很多的文章都非常不错,有点找回以前阅读杂志的简单快乐。年初的时候以为接力访问只是一个临时的项目,没想到做了50多期没有要结束的意思。这些访问让我觉得即便这世界混乱不堪、每天看新闻都忍不住感叹人类完蛋了,但还是有人在努力做一些事情让周围的人能够生活的更好。这种感觉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