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s 2023-2

2023年的下半年,本来重心应该在工作上的,然后发生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于是又把自己从现实世界放逐到了想象世界。有时候我也会担心,这样做是不是很危险。但是大敌当前,是不是饮鸩止渴,先饮了再说吧。虽然自己看的东西算不上多,但是逐渐好像确实形成了某种taste,可以通过作品流露出的蛛丝马迹判断出自己会不会享受这部作品。就像找旅行的目的地,找餐馆。就像生活中要做的每一个如何度过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决定。但愿不要变得更加固执就好。

Books

The Trial|审判 by Franz Kafka

读这本书的感觉很神奇,这是一本我早几年看一定会看睡着的书,但是现在就是看的津津有味,边看边大呼卧槽。小说全程发生的事情没有一处make sense,但是处处都非常符合逻辑。就像我的生活。每个人都在用一套合理的逻辑说话、行动,符合他们的身份、性格、所处的情境;然而这些人互动的效果就是这么的魔幻。为什么100多年前写的小说会和我所经历的现实这么贴近。卡夫卡就是这样抓住了现代文明的本质吗?

Try to realize that this vast judicial organism remains, so to speak, in a state of eternal equilibrium, and that if you change something on your own where you are, you can cut the ground out from under your own feet and fall, while the vast organism easily compensates for the minor disturbance at some other spot-after all, everything is interconnected—and remains un-changed, if not, which is likely, even more resolute, more vigilant, more severe, more malicious.

想起来读这本书是因为小鸟文学在月初Q&A里面摘抄了这样一个故事。

Before the Law stands a doorkeeper on guard. To this doorkeeper there comes a man from the country who begs for admittance to the Law. But the doorkeeper says that he cannot admit the man at the moment. The man, on reflection, asks if he will be allowed, then, to enter later. ‘It is possible,’ answers the doorkeeper, ‘but not at this moment.’ Since the door leading into the Law stands open as usual and the doorkeeper steps to one side, the man bends down to peer through the entrance. When the doorkeeper sees that, he laughs and says: ‘If you are so strongly tempted, try to get in without my permission. But note that I am powerful. And I am only the lowest doorkeeper. From hall to hall keepers stand at every door, one more powerful than the other. Even the third of these has an aspect that even I cannot bear to look at.’ These are difficulties which the man from the country has not expected to meet, the Law, he thinks, should be accessible to every man and at all times, but when he looks more closely at the doorkeeper in his furred robe, with his huge pointed nose and long, thin, Tartar beard, he decides that he had better wait until he gets permission to enter. The doorkeeper gives him a stool and lets him sit down at the side of the door. There he sits waiting for days and years. He makes many attempts to be allowed in and wearies the doorkeeper with his importunity. The doorkeeper often engages him in brief conversation, asking him about his home and about other matters, but the questions are put quite impersonally, as great men put questions, and always conclude with the statement that the man cannot be allowed to enter yet. The man, who has equipped himself with many things for his journey, parts with all he has, however valuable, in the hope of bribing the doorkeeper. The doorkeeper accepts it all, saying, however, as he takes each gift: ‘I take this only to keep you from feeling that you have left something undone.’ During all these long years the man watches the doorkeeper almost incessantly. He forgets about the other doorkeepers, and this one seems to him the only barrier between himself and the Law. In the first years he curses his evil fate aloud; later, as he grows old, he only mutters to himself. He grows childish, and since in his prolonged watch he has learned to know even the fleas in the doorkeeper’s fur collar, he begs the very fleas to help him and to persuade the doorkeeper to change his mind. Finally his eyes grow dim and he does not know whether the world is really darkening around him or whether his eyes are only deceiving him. But in the darkness he can now perceive a radiance that streams immortally from the door of the Law. Now his life is drawing to a close. Before he dies, all that he has experienced during the whole time of his sojourn condenses in his mind into one question, which he has never yet put to the doorkeeper. He beckons the doorkeeper, since he can no longer raise his stiffening body. The doorkeeper has to bend far down to hear him, for the difference in size between them has increased very much to the man’s disadvantage.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now?’ asks the doorkeeper, ‘you are insatiable.’ ‘Everyone strives to attain the Law,’ answers the man, ‘how does it come about, then, that in all these years no one has come seeking admittance but me?’ The doorkeeper perceives that the man is at the end of his strength and that his hearing is failing, so he bellows in his ear: ‘No one but you could gain admittance through this door, since this door was intended only for you. I am now going to shut it.”

想读中文版或者德文版的同学请移步这里

如果你想吐槽为什么这么大一段也不多分几段,原文就是这样的。这是审判小说里面附赠的小小说,基本上也和审判在讲的故事共享了相同的核心。在《审判》里,主人公和给他讲故事的人对这个故事进行了一番争论。这个桥段颇有一种卡夫卡自己在给自己写的小说写书评的样子,这个行为本身再次印证了作家一旦完成作品之后,作品的解释权就落到了读者手里。在自己的书里加入interpretation也是一种徒劳,因为读者会interpret this interpretation。也许这也就是卡夫卡一直不愿意把自己的作品出版,最后别别扭扭留了书稿和遗言给朋友的原因吧。

“I don’t agree with that opinion,” said K., shaking his head, “for if you accept it, you have to consider everything the doorkeeper says as true.
But you’ve already proved conclusively that that’s not possible.” “No,” said the priest, “you don’t have to consider everything true, you just have to consider it necessary.” “A depressing opinion,” said K. “Lies are made into a universal system.”

如果一定要我给卡夫卡的interpretation一个interpretation,我觉得他想说的是,面对这个庞大的系统,你能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 walk away。不然要么成为系统的一部分,要么被系统吞噬。但是walk away是很难的,卡夫卡自己也没有walk away。但是也许我们可以偶尔walk away,对卡夫卡来说写小说就是他的walk away。对我来说读卡夫卡的小说就是一种walk away。

小说的结局有一句“like a dog!”,本来读到的时候没多想,结果看了好几篇书评,我又开始confused了。这句”like a dog!”到底是谁对谁说的?当时的场景里有两方,所以谁对谁说的,然后dog指的是谁,一共有八种组合。现在的我可能会倾向于觉得是【K】对【K】说【K】like a dog。(怎么感觉更confusing了……把任意一个K换成行刑人你就得到了全部八种组合,虽然有一些组合完全不make sense)因为卡夫卡的手稿本来就乱涂乱画晦涩难懂,又是去世之后整理出版没有办法校对,再也许他就是故意写的很模糊,对这句话的理解也就成为interpretation的一部分了。如果读到这里的你刚好有什么想法或者资料可以分享给我!

顺便读了一些卡夫卡的其他短篇作品。比如《饥饿艺术家》还有他给他父亲写了100多页也没寄出去的信。曾经我以为我的很多体验是独特的,因为周围的人看起来并没有类似的困惑和感受。直到读到卡夫卡,我才意识到自己的感受是多么的,普通,或者说normal。普通是一个中性的说法,一方面我的感受并非个例,所以我也不完全无药可救。但是另一方面,我的感受也并不特别,所以所谓解决困惑也不过是在重复别人走过的路而已。不管怎么说,意识到这件事总是好的。

仮面の告白|假面的告白 by 三島由紀夫

书很薄,几个小时就翻完了。顺带一提这本书的中文版也是在学校的东亚图书馆找到的。图书馆当然有三岛由纪夫全集的日语版,但是我现在的水平还不足以啃严肃文学的生肉。为数不多的有中文翻译的作品之一就是这本。“才华横溢”这个词放在刚出道的三岛身上真的再合适不过。当同龄人还在纠结“我是谁”的时候,三岛已经把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心路历程里里外外剖析了一遍,好像把行为背后缠绕在一起的每个小心思单独提取出来,擦的透亮,然后一件一件摆出来。如果不是这样,那么会怎样。最后再完整地在一个连贯的故事中呈现出来。二十多岁的三岛就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是天赋还是积累得快,还是说积累得快就是一种天赋呢。

举个例子吧,可以参考这一段对于考试作弊的论述:

差生之所以能成为差生,需要有天分。但我却为了升入普通班,采取了一种姑息的手段。就是那种在考试的时候,完全看不懂内容却照抄同学的答卷,然后若无其事地交上卷子的手段。这种比夹带小抄更愚蠢和无耻的方法,有时也会获得形式上的成功。他升了级。老师以低年级已经掌握的内容为前提授课,只有他完全听不懂。即便认真听课,也完全听不懂。于是,他便只剩下两条路,一条是继续堕落下去,另一条就是拼命地不懂装懂。无论走哪条路,都取决于他的懦弱和勇气的质量,而非程度。无论走向何方,都需要等量的勇气和等量的懦弱。而且,无论哪个方向,都需要一种诗意与永恒的怠惰渴望。

当然我可能意识到这件事比较晚哈,但是我总觉得,一直是好学生和一直是差学生的人是体会不到这段话里面那些细微的感受的。我也不敢说自己完全把这两种心态琢磨透了,但是确实如三岛所说,差生需要天分。

奔馬 by 三島由紀夫

三岛由纪夫在我的reading list上呆了很久了,说来惭愧,虽然记不起什么时候开始知道这个名字,但是第一次产生想加入list是因为玩了Persona 5。然后今年终于下定决心还是要感谢友邻的博客 以及

痴人之爱Podcast(说起来奔马这期发布的日期……咳咳)

因为提前被剧透了大纲,我决定按照奔马>晓寺>天人五衰>春雪的顺序读。

我对这本书的翻译还是有点不满意的,虽然还是要感谢译者的付出啦,but, come on, you could do a better job. (完了,这不是我老板对我说的话吗)比如举几个例子。有一处把”香物“(咸菜)翻译成“香菜”……提着一桶四公斤的香菜?比火锅涮香菜还重口。再有这个译者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把”次第“原封不动放进去,这不是中文常见的表达吧?还是在方言里面会有这么说的?我觉得直接查找替换成“渐渐”都会更好……还有一个就是这一段经常被人摘抄的名言:

时光流逝,一点点将崇高变成滑稽。是什么被腐蚀了呢?假若从外部遭到腐蚀,那么崇高本来就只是遮蔽外表,滑稽则构成内核,对吗?或者说,崇高是全部,外侧只是降落一些滑稽的尘埃罢了,对吗?

原文是这个样子的

時の流れは、崇高なものを、なしくずしに、滑稽なものに変えてゆく。何が蝕まれるのだろう。もしそれが外側から蝕まれてゆくのだとすれば、もともと崇高は外側をおおい、滑稽が内奥の核をなしていたのだろうか。あるいは、崇高がすべてであって、ただ外側に滑稽の塵が降り積もったにすぎぬのだろうか。

我可能会这么理解:

流逝的时间,一点一点把崇高的东西变成了滑稽的东西。是什么被腐蚀了吗?如果腐蚀从外侧开始发生,那么这件事本来就是由崇高的外表和滑稽的内核组成的咯?又或者,这件事的崇高完好无损,只是外面被滑稽的尘埃所覆盖呢?

这其中的差别在于,译文里面把“崇高外表滑稽内核”和“崇高被滑稽覆盖”的重要程度似乎做了一种主次的区分,但是我认为原文里这两种解释是并列的。

吐槽归吐槽,对于能乐那一段的翻译还是挺让我佩服的。书中本多观看的这段能乐youtube上能找到录像,把我的思绪带回到日语课上老师介绍能乐给我们。说实话不好好翻译一下(即便是翻译成现代日语)还是很难看进去的……

我很同意这篇豆瓣网友的分析,勋不是神风连,三岛也不是勋。“故事的危险是剔除了矛盾”,本多在给勋的信中这样写道。神风连的故事剔除了勋遇到的矛盾,勋的故事剔除了三岛遇到的矛盾。我想如果三岛想要通过奔马的写作传达给世界关于他的自杀的什么信息的话,那应该是不要忽视故事背后的矛盾。这种矛盾的一个例子就是三岛由纪夫和东大全共斗的论战

暁の寺 | 晓寺 by 三島由紀夫

前半本是泰国和印度游记,后半本继续推主线剧情。留下了很多困惑的地方,不知道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我的经历不够。比如说,本多了解到的转生的takeaway到底是什么?了解到转生和选择成为偷窥者的关系是什么?再比如说,今西的死是得偿所愿还是行恶的报应?白色圣牛象征着什么,为什么白色圣牛的回眸的有无对本多来说至关重要?

这次出门沿着书中的描写重访了泰国的寺庙,三岛在书里写印度和泰国的民众如何“懒惰”,如何对抗进步。之所以这么说是不满日本在美国的影响下迅速西化,如果看到今天遍布各地的充满圣诞节装饰的商场——资本主义催生的消费主义的结晶——肯定会抓狂吧。不过好在这些寺庙的姿态还有好好的保留下来,对照书中的语句似乎和三岛眼中的景象没什么分别。也许确实在资本主义之前,人类的本质有好好的被这些建筑、艺术所捕捉。

以前看凉宫春日的时候,有一种解释叫“虚神论”,就是说看似凉宫春日是那个无所不能的神,但是实际上身为观察者的阿虚才是所有超能力的来源。也许从读者的视角看本多(而不是本多自己的视角)也可以讲一个真正以本多为中心的故事。这个读者视角与本多视角(叙述视角)互为表里,也许能帮助我们理解一些人物的动机。但是一旦脱离故事,再代入三岛的视角,很多想法又变得扑朔迷离起来。啊,太难了。

天人五衰 by 三島由紀夫

每次读到这本书的简介,我就会感到很疑惑,三岛由纪夫是怎么把这本书的草稿写好然后第二天就去实施自杀的计划的?他不用修订的吗?没有编辑来让他revise and resubmit吗?(不是 所以说啊,学术界的人都不是天人,因为永远有revise and resubmit。(说啥呢

这本书是彻彻底底的把我弄晕了。最困扰我的问题是,安永透到底是不是天人?似乎大部分分析的文章都采用了安永透是赝品的出发点,但是若非“天人”,何来“五衰”呢?如果他只是个赝品,那他的衰败就只是普通人的衰败,真正转生了的天人在世界的另一个角落继续着清显、勋和月光姬的轮回。这是三岛想要传达的信息吗?那为什么要费力用第四本书写一段观察者和赝品之间的故事呢?如果安永透是天人,那么后来的衰败就说明本多的干预产生了效果,是本多的恶导致了透的衰亡。这是三岛想要传达的信息吗?作为观察者的本多真的可以对天人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吗?还是说天人本来在这一世就是要衰亡的,本多只是刚好出现在这个位置上而已罢了?

我会隐约感觉,某种程度上本多的故事也是一场被什么所擒然后幻灭的故事。庆子对透说:

松枝清显为意想不到的情缘所困扰,饭沼勋为使命所虏获,金茜为肉体所劫持,那么你究竟被什么东西所擒呢?不就是被毫无根据判定自己与众不同的意识所攫取吗?

同样的话是不是也可以在结局的一刻对本多说,你被毫无根据判定自己观察到了天人的轮回转生的意识所困,把天人们二十年所体验的人生,放慢到八十年的时间里,浑浑噩噩,半推半就,毫无美感可言地体验了一遍呢?经历了五衰之后的透,是否就要过上本多的生活呢?

最后来摘抄一段书里真的把我看得笑出声来的一段对话,直到看到这一本才意识到其实三岛是跟我们同时代的人啊!庆子用的是雅诗兰黛的护肤品,我给母上大人买的也是雅诗兰黛的护肤品;庆子赴宴的时候穿的那一套礼服,简直和我导师参加funding晚宴穿的礼服一模一样……

因为,在日本所谓‘有教养’,指的就是亲身体验过西洋的那套生活方式。所谓纯然的日本人,要么是下等阶级,要么是危险人物。今后的日本,这两种人会越来越少。日本纯粹的毒素越来越稀薄,对于全世界所有的国家来说,日本将是一道越来越合口的美味佳肴。”

……

“边吃边适当交谈。说话应使人听起来心情舒畅。边吃东西边说话,食物会打嘴里喷出来。趁着别人说话的当儿,你就应该抓紧寻机会咀嚼。现在父亲对你问话,你可要好好回答……对啦,今晚,从现在开始,你不要把父亲当成父亲,只把他看作世上的伟人。你在他面前将受到极大的关爱,获得各种教益。我们两个一起演戏,好吗?你很用功,三个家庭教师对你都很佩服,可是你丝毫不打算交朋友。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不喜欢交什么朋友。”

“瞧,这样回答不行。光是这么说,人家就会以为你太古怪,看不起世人。想想看,应该怎么回答好呢?”

“……”

“光用功,没有常识,那怎么行啊。应当尽可能快活地回答:‘眼下学习第一,没有时间交朋友。等升上高中,自然就会有朋友了。’你再说一遍。”

“眼下学习第一,没有时间交朋友。等升上高中,自然就会有朋友了。”

“对对,就这副口吻……这样一来……接着,话题突然转到美术上。意大利美术中,你喜欢什么?”

“……”

“意大利美术中,你喜欢什么?”

“曼塔那。”

“一个毛孩子喜欢什么曼塔那,真是荒唐。或许人家连名字都没听说过哩。这种回答,只能给人不愉快的印象,以为你是个不懂装懂的小才子。你看这样回答怎么样。‘文艺复兴时代,真是太棒啦!’说说看。”

“文艺复兴时代真是太棒啦!”

“就这样。这种回答给对方一种优越感和怜悯心,使他觉得你很可爱。接着,他会利用你给他的机会,对你做一番一知半解的长篇论述。他说的内容即使全都是错的,或者即便正确的部分也早已为你所知晓,而你都必须带着好奇和尊敬的目光认真倾听。世界所要求于年轻人的,无非是做一个老实巴交容易上当受骗的听众罢了,其他什么也没有。只要能使对方口若悬河,就是你的胜利。这一点一刻也不能忘记。

“社会决不要求年轻人富有才智,同时,一旦遇到一个过于保持均衡的青年,又会从头到脚产生怀疑。你应该具有一种讨得前辈欢心的无害的偏执,摆弄机器啦,打棒球啦,吹小号啦,尽量寻求一些稳妥而抽象,同精神无缘,同政治无缘,而且又不太花钱的娱乐。一旦发现这些,前辈们就会明白你的剩余能量发散到哪里,也就安心了。关于这些,哪怕你有点儿不知天高地厚也无关大局。

“一旦考入高中,可以搞点儿不影响学习的体育运动,而且是显而易见有益于健康的活动。提起运动员的好处是,容易被人看成傻瓜一个。当今的日本,人们对美德的要求,只限于:对政治盲从,对长辈忠诚。

春の雪 | 春雪 by 三島由紀夫

这本书的很多细节很搞笑,比如开头这个:

无论阴晴雨雪,每天早晨,母亲梳洗完毕,便由两个仆人陪伴,去祖母那里请安。这是家里的规矩。
每次婆婆都要仔仔细细第端详这个儿媳妇一番,然后眯起慈祥的眼睛,说道“你梳这个发型不好看,明天梳一个时髦的来看看,一定很合适你的哟。”
第二天,母亲梳一个时髦的发型过去请安。祖母却说道:“我看哪,都志子属于那种古典美人,时髦的发型不合适,明天还是梳发髻来吧。”
因此,在清显的记忆里,母亲总是不断地变换发型。

这不就是很多老板对学生research的态度吗!

伯爵和侯爵之间一拳一拳打到棉花上的互动,一群大人们如何想尽办法维持自己的面子的窘态,场面也是滑稽到让人笑出声来。但是笑过之后又觉得,这不就是大多数成年人的样子么。

还有本多和聪子的这一段对话:

刚才您说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吧?”本多故意不看聪子的脸,说:“这和‘总有一天要了结’的心情是怎么联系的呢?到一切都了结的时候,思想准备不是晚了吗?或者是思想准备完成,事情也就了结了吗?我知道我向您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

聪子:“This is a good question…

有一种seminar上自己的小心思被看透的无奈。

带着知道“结局的结局”,看到了the afterwards of the afterwards的心态,回过头来看开始这个美到极致的爱情故事,别有一番滋味。很多《丰饶之海》全书的伏笔在第一本已经埋好,各种穿插在剧情中的谈话在后面不断被验证。《春雪》无论是自己的故事还是作为《丰饶之海》系列的set up都堪称完美,很难想象作者是怎么驾驭如此庞大的世界的。

还有想说的一点我很喜欢三岛的地方是,他绝不是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眼里只有艺术的作家,即便他对艺术的追求可能比很多标榜自己在追求艺术的人还要严格得多。很多对法律的论述、四本书里面充斥的历史的细节,不同阶层民众的生活细节,无比真实,无比精准。“币值稳定就是人民的最大幸福。”什么样的作家能想到这么“现实”又“正确”还“一针见血”的话,还在自己的小说里面把这句话放在主角的对立面啊。

Movies

Oppenheimer by Christoper Nolan

万万没想到7月份由于工作太忙错过的Oppenheimer在11月份返场一周,刚好又是我生活重心大转弯的那段时间,于是毫不犹豫直接去城里看了70mm IMAX。三个小时的十二怒汉,IMAX上演员的脸是真的大啊,所以一丝一毫细微的表情都被完整地呈现出来,真的很考验演技。这个电影意外地很容易follow,在经历了一天的剧烈研究活动之后竟然全程没有走神。提到诺兰我总是想起Bojack里面说他的电影

“There are women in it, but it is never about women.”
Oppenheimer同样不能通过Bechdel test,但是不得不承认在这条“充满男性凝视”的“赛道”上,诺兰的电影还是很难有对手。
说起来这一年在广岛参观了原爆纪念馆,然后又在Florida的空军博物馆参观了当时投下原子弹的飞机。”故事的危险是剔除了矛盾“,我很庆幸自己可以看到不同角度的故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变成了”可笑的中间派“,还是说坚持了现实生活中并不可能坚持住的原则。

钢的琴 by 张猛

上半年有《张医生和王医生》,《漫长的季节》。年底学校的社团又组织看了《钢的琴》。我小的时候对周围的环境只有个模糊的感受,那种感受自然说不上舒服,但是日积月累也难免开始习惯。等到现在,虽然暂时远离了那个环境,但是好像反而更理解这种感受从何而来。毕竟自己好像也某种意义上成为了新一代ran over by history 的人,就像前苏联人,南斯拉夫人,波罗地海人,日本人,马丁内斯人……看到这样悲剧的人会说,是你们自己选择要这样的。Yeah, who else we could blame? 还有,不需要用可怜的眼光看着我们,我们对自己的现状很了解。

电影放映结束社团的人请了一个在哈尔滨生活过一段时间的政治学教授。但是后面的访谈有点轻描淡写,教授一直说他很多年没回去了,做的研究也和东北没什么太大关系,大部分讨论都集中在对那个下岗前时代的回忆,稍微触及现在的东北教授就表示他也不是很了解。哈,就像每次被问到哪里的房子值得买这种问题的我。

秦海璐最近似乎在综艺上很火,但是在这部作品里面她的表演真的很出众。哎我忽然觉得对演员来说是不是演电影就像我们写论文,然后去参加综艺就像我们去给业界做咨询啊。

Blue Giant by 立川譲@NUT (漫画原作:石塚真一)

关注了很久的动画电影,在电影院上了两天,赶紧去看了。音乐的部分真的很棒,作画也和音乐有很好的配合。同学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年纪大了吧就是喜欢看一些高中生努力追梦,高中生甜甜的恋爱,高中生悠哉的日常这种东西。然后我忽然发现Blue Note在Napa就有一家!有没有人约!

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 by 宮﨑駿@Ghibli

想不到过了十年我找回了第一次看幽灵公主的时候一脸懵逼的感觉。电影里面很多宫崎骏的元素,有那么一点点卖情怀的嫌疑,因为我觉得不是所有的元素出现的位置都很合适。
影评不是在说电影,而是在说自己。象征都成了自己内心的投射,读者掌握了interpret作品的权利。不过有一句话说的蛮有道理,take away不重要,感受很重要。
我的感受就是为什么从穿越到异世界的主角的动机总是“回去”,电影本身完全没有任何讨论地接受了这个设定,然后观众也不会提出这个问题。干嘛老想着回去,回去有啥好的啊?还有那个warawara真的好像《人类衰退之后》里面那个妖精,看得我感到非常恐怖。我是完全不懂什么象征啊,符号啊,和历史的联系啊……感觉也完全可以讲一个站在那个鸟王视角他们辛辛苦苦经营的家园如何被一个任性的小孩子和老头毁掉的故事啊?哎,也许本来电影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后来看到竹棘的视频,竹棘说,电影最后主角没有选的她觉得可能是她自己会选的。竹棘的朋友说,那我觉得导演想要向你传达的你可能接受到了。好像又有点释然。

Anime

葬送のフリーレン by 斎藤圭一郎@Madhouse (原作:山田鐘人、アベツカサ)

这个番真的超好看然后我每次给人安利别人都是,葬送的啥?什么莲?葬送的马冬梅?结果后来使徒子还专门画了个九宫格,我靠原来不止我一个人安利的时候遇到这个问题!看这个动漫的时候我想起每次周围的同学说feel like they are behind,我就会说,behind of what?(喂你才是真的behind那个人吧!)似乎人生的很多问题如果有了无限的时间就能迎刃而解,但是自其不变者而观之,我们就是拥有无限的时间啊。当然了,道理都懂,每周芙莉莲给我半个小时不用去想peer pressure,然后再迅速投入一场又一场战斗中……

Rick and Morty S7 by Dan Harmon@Adult Swim

虽然这一季的质量参差不齐,但我还是好喜欢Evil Morty的剧情,以及他到底哪里Evil了!

Pantheon S2 by Chris Prynoski (原作:刘宇昆)

今年好像接触了一些还蛮有趣的科幻作品,找机会再填个坑。

Podcast

痴人之爱

在网上友邻的博客里第一次看到她们节目的推荐,听了几期发现特别对我的胃口,于是就一边补以前的一边跟上了新的进度。另外还有就是原来的主播甘道夫也出现在了小鸟文学的接力访谈里面。是该说世界真小呢还是替身使者都会互相吸引呢……但是后来甘道夫退出了,这个节目开始越做越好(不是x 感觉现在经常能约到一些作者、译者、学者参与访谈,我觉得之后不整理出几本书都可惜了。可能这是我理想中文学评论的样子吧,我们就谈感受就好,然后发现我们对同一个情节不一样的感受,就是那些拓宽了文学作品对一个读者来说的厚度的时刻。

Others

小鸟文学要倒闭啦!当时好奇心日报倒闭的时候说“总有一天我们会再相见。”现在这句话送给小鸟文学吧。唉,先是发现年费会员自动变成了永久会员,然后某段时间感觉文章质量有所下降。后来还是官宣要停更了。感谢这段时间的陪伴啊。相比于介绍优秀的作品,更多的是让我重拾阅读的乐趣,以及让我觉得没有那么孤独。年末的时候刷到B站HOPICO的年度专辑提名,评论区里有人说

感觉和现在的文学比较像…批评的人说现在文学不复八九十年代的盛况,可实际上在他们“不屑”的角落还是有人在不断创新、不断耕耘

我很庆幸通过小鸟文学接触到了这些在角落里不断耕耘的创作者们。是这些moment让我觉得温暖、有力量。也许有一天我也可以重新(咦,为什么要说,重新)开始创作。在那之前,就继续接受来自生活的锤炼和滋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