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ings 2024-1.2

2024上半年的总结。太长了拆成两篇发。以及这样我就可以推荐两首歌了!

Music

我有一次开车的时候放自己的歌单,同学问我你的歌单里是只有日语歌吗?我说当然不是啊,刚刚不是有一首韩语歌吗?

Bilibili链接

Books

The Bell Jar by Sylvia Plath

“I saw my life branching out before me like the green fig tree in the story. From the tip of every branch, like a fat purple fig, a wonderful future beckoned and winked. One fig was a husband and a happy home and children, and another fig was a famous poet and another fig was a brilliant professor, and another fig was the amazing editor, and another fig was Europe and Africa and South America, and another fig was Constantin and Socrates and Attila and a pack of other lovers with queer names and offbeat professions, and another fig was an Olympic lady crew champion, and beyond and above these figs were many more figs I couldn’t quite make out. I saw myself sitting in the crotch of this fig tree, starving to death, just because I couldn’t make up my mind which of the figs I would choose. I wanted each and every one of them, but choosing one meant losing all the rest, and, as I sat there, unable to decide, the figs began to wrinkle and go black, and, one by one, they plopped to the ground at my feet.”

听了《痴人之爱》播客的推荐觉得和我最近的很多心态很像,就开始读了。正如播客里面介绍的,作者本身是个诗人,书里用了大量天马行空的比喻,就像前面引用的这段。不仅内容本身想象力超群,就连遣词造句也往往突破常理,却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播客里讲的主要情节是“小镇做题家女的纽约历险记”,我正好要去纽约,本来计划是去纽约之前看完的,结果不出意外地拖到了行程结束。但是回来看了没一会就发现主人公也离开了纽约。其实书的篇幅大概一半一半,一半纽约历险记一半精神病院历险记,后一半没有前一半那么快节奏、光怪陆离,但是更触及到主人公精神世界的阴暗面。哦对了这本书里面有大量关于自杀的描写,所以不建议有自杀想法的期间读。

书的标题来自这句话:

“Wherever I sat—on the deck of a ship or at a street café in Paris or Bangkok—I would be sitting under the same glass bell jar, stewing in my own sour air.”

(你看,不仅bell jar这个比喻非常神奇,stew这个词是不是也用得绝妙!我都不知道怎么翻译……)我发现豆瓣和goodreads上评论这本书的侧重点还蛮不一样的,好像国内的读者也整体上更喜欢纽约历险记的part(听说现在的你成了大锦鲤!)而美国读者会更能共情回到乡下之后的生活。(”I’ve done my years in NYC.”)也许国内过去这些年迅速的城市化折射了出了类似的心态变化,而美国生活的底色就是大农村吧。当然这本书的重点还是无处不在的钟形罩。我很同意一些书评里面提到的,这个罩子既是一种禁锢也是一种保护,作者很清楚拿掉罩子的生活是什么样子,却还是选择“stew in my own sour air”。我想长久以来困扰我的类似的问题就是,敏感的神经、不熄的创作热情和”幸福的生活“(或者说,成熟的社会化)到底有没有办法兼得?

后半段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情节,也很少被(国内的)书评提到,就是作者对Rosenberg案件的反应。新闻发生,Esther本来想要和周围的人分享一下自己的感受”disgusting“,结果发现周围的人确实感到了disgusting,只不过是站在相反的立场。这件事给Esther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创伤。有过类似经历的人就会感受到,对方看似无心的一句评论在Esther心里会造成多大的波澜。

Nocturnes:Five Stories of Music and Nightfall by 石黑一雄

这本书也说不上薄,但还是很爽地一天一个故事,一周就翻完了。据说石黑一雄曾经想要走音乐这条路,后来”发现没有天赋放弃了“,当然这句话似乎又是他最擅长的写作技巧——来自不可靠叙述者的谎言。整本书在讲的都是完全相反的故事,有天赋的人如何被天赋所拖累,天赋的幸运如何成为一种诅咒,浪漫的幻想与生活的柴米油盐人情冷暖如何冲突又如何共存。忘了不知道谁说过,长篇小说谋篇布局安排线索固然困难,短篇小说控制时间的流逝故事的起承转合也更需要”天赋“和技巧。不可靠叙述者的技法在短篇小说中更难运用,但是石黑一雄做的巧妙极了。
五个故事各有特色。似乎每个人对故事的解读都有一些不一样,豆瓣上的一些评论似乎遇到了翻译问题,我看的是英文版,但也还是觉得作者留下了很多解读的空间。每个故事里面都存在那个”不可靠的叙述者”,一开始很容易掉进叙述者的陷阱,但是总会迎来具有石黑一雄特色的反转,反转总是来的猝不及防,又让人叹息。还有不得不提的一点是,石黑一雄,我没想到你是个这么搞笑的人!很多段子都可以拿去做stand up comedy了。
标题中有Stories of Music and Nightfall。Music的部分比较明显。虽然故事里面主要人物是虚构的,但是里面提到的音乐和音乐人都是真实的。并且作为英国作家,石黑一雄还是对美国(当时的)流行文化有很多了解,豆瓣上有人做了一个歌单,很适合配合小说一起去听。当然这个歌单有剧透,可以读的时候再点开。还有一个Spotify版的 Nighfall的部分更subtle一点,除了故事的高潮往往在傍晚到来,我觉得也有一些像日语“たそがれ”的感觉:人性的晦暗和真实在一天结束之后的疲惫和暮色的掩盖中暴露出来,说谎者的伪装被拆穿,但是一切在漆黑的夜色中不再重要。

金阁寺 by 三島由紀夫

也许是我陷得太深,但是真的觉得金阁寺是一个绝妙的学术界隐喻。(难道不是所有事情的隐喻吗?)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些鹤川,还有一些柏木。住持老师其实是个很敬业的住持,一直在做他能做、该做的事情,却无法避免地因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被不断地过度解读、恶意揣测。当然,还有永远耸立在那里、闪闪发光、成为一切罪恶根源的金阁。

行恶而见乐,皆因恶尚未成熟。

不喜欢金阁寺的人会觉得作者在为火烧金阁寺的行为辩护,照这个逻辑,写了吴谢宇特稿的记者是在为吴谢宇的行为辩护吗?“这件事我非做不可”的信念促使人们去克服障碍、达成目标,一些国家的领导人觉得发起这场战争“我非做不可”,奥本海默觉得这个原子弹“我非做不可”。三岛由纪夫想要去回答的问题就是,这种“金阁寺我非烧不可”的想法是怎么产生的。也许这种解读和现实中火烧金阁的僧人的真实想法毫无关系,但是作家的解读是逻辑通顺的、是能引发共鸣的:

目睹人的苦闷、血,听到他们临终前的呻吟,会让人变得谦虚,变得善解人意,变得乐观平和。而不会令人起杀意。人们是突然变凶残的,比如在这个风和日丽的午后,坐在修剪整齐的草地上,无所事事地望着透过树叶漏在地上的阳光。杀意往往产生在这样的一瞬间。

痴人之爱播客有一期付费内容在讨论金阁寺。我很喜欢主播说,当你看不懂《金阁寺》的时候能感受到这本书文字的美,当你有了一定的人生经历、获得了一些相关背景,终于看懂了《金阁寺》的时候,却再也感受不到它的美了。

Why We Sleep by Matthew Walker

同学遇到了很严重的睡眠问题,我偶然看到这本书的推荐,决定买一本送给他,然后在送出去之前自己也迅速翻了翻。在学术界呆久了,看这种科普的书特别快——倒也不是说我读书快,只是知道很多东西认真看了也记不住,看个索引剩下的等日后用得到的时候再去搜索就好了。毕竟整本书就是一个热情洋溢的文献综述啊。作为一个失眠经验丰富的人多多少少还是被书中介绍的睡眠缺乏对健康的影响吓到,不过放下书还是要提醒自己,统计学是统计学,生活是生活。放下书该失眠失眠~

从学术写作的角度,这本书也让我学到了很多让自己的论点更吸引人的技巧。虽然网上的书评很多人在批评作者刻意筛选对自己观点有利的研究,把一些科学界尚有争论的研究拿出来“哗众取宠”。但我还是觉得作者做出的呼吁和建议在我看来是善意的。虽然呼吁任何改变都不可避免要面对这种改变的副作用,但是站在大众、传统、权势的对立面去呼吁一些改变总需要更多的勇气、策略和耐心。

网上的评论应该对睡眠不足导致疲劳驾驶的危害性、长期睡眠不足对各种心脑疾病风险的影响以及如何提高睡眠质量的tips讨论很多了,在这里不再赘述。(但还是呼吁大家不要疲劳驾驶!)我想特别分享的一点argument是,作者提到,人群中存在40%的晨型人,30%的夜型人和30%的混合型人。这种基因带来的差异在如今的社会环境里面有非常严重的歧视性后果。比如打卡制度强行改变夜型人的作息、导致其绩效不高、进而影响健康状况、陷入恶性循环。再进一步,我们可能会发现某些不需要打卡行业里面聚集了更多的夜型人,但是这些行业往往也更“卷”,这就是社会对非主流群体的压迫造成的更深一层的影响,非主流群体看似通过“个人的努力”摆脱了难以忍受的环境,但是等待着他们的是更加激烈的竞争和竞争失败就无法维持现状的不安全感。资本主义固然通过竞争机制解决了专制社会对自由的限制,但这决不是人类理想社会的终点。

Anime

葬送のフリーレン by 斎藤圭一郎@Madhouse (原作:山田鐘人、アベツカサ)

28集的半年番,斎藤圭一郎爆肝倾情奉献,MAL力压钢炼登顶,陪我度过了许多个疲惫绝望的周五的芙莉莲。网上吹的已经够多了,原作、美术、作画。还没看过的一定要试一试。

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呢,似乎很多人不喜欢考试篇,但是我意外地非常喜欢这一部分。大概是因为我还在学校?(奇怪网上说不喜欢的难道大多数不是学生吗?)这一篇出场人物众多,很多人的戏份非常有限,但是不管是原作还是动画都尽量给这些人物一个非常立体的形象。冒险的路上主角一行面对的是恶魔,面对恶魔的剧情相对容易掌控,因为恶魔的想法很单纯。当然作者也提出了非常有趣的问题,不同种族之间真的是可以互相理解的吗?(猫猫知道我有多爱他吗?)考试篇面对的是人,而人的想法很复杂。作者在这方面做的就很棒。全篇看下来每个人戏份不多,却都让人印象深刻。

好像芙莉莲的评论也很多集中于勇者的性格、几对恋爱的关系还有寿命论上。我其实更enjoy几对师徒关系,还有对于魔法世界的描述。“想象不出来的东西是无法实现的”,学术不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嘛。我们都向往芙莉莲和菲伦这样童话故事般的师徒关系,可是现实里能像赛利耶和她几个“不成器”的弟子那样就已经很不容易了。

以前刚开始读书的时候总是喜欢问学长学姐或者年轻的老师,“你什么想到这个idea的”之类的,然后经常得到一些,很偶然啊,就做着做着就想到了啊,一开始也没有想做这个啊,之类的回答。刚开始会觉得是不是因为在问人家吃饭的本领所以不愿意说,但是现在慢慢意识到他们可能说的也是实话,事情就是很没有道理,很多无法掌控的因素。成功的经历终究是没办法复制的。

当然认识了这件事情呢,对找工作又没有任何帮助,功成名就的老师可以对学生说我做出成果很随机,求职的学生却不能对面试官这么说。

ダンジョン飯 by 宫岛善博@TRIGGER 原作:九井谅子

刚开始一直当搞笑美食番看的(现在想起还是会笑出声来,比如第18集简直了……),结果看了B站up主多边兽2的解说才意识到这是个环保番啊!这个剧情整体呈现出来的不管发展有多离谱还是要遵从自己的目的(救妹妹)和爱好(吃魔物)去往下推进的精神,感觉也是很打动人的。这个番真的看上去在搞笑在放飞想象力,但是细想一想每个人的人设都很完整,人物都有按照自己的逻辑在推动事件。参考前面多边兽2的解读,想起Yorushika的一句歌词:

僕の食べた物 全てがきっと生への対価だ

響け! ユーフォニアム by 石原立也@Kyoto Animation 原作:武田綾乃 编剧:花田十輝

现在还是会想起当初听说京阿尼纵火案的震惊和难过。这种难过不可避免地扩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是京阿尼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无论如何还是要创作。有京吹第三季看真的是太好了。

这一季的剧情本身也很让我能relate。神回八、九集播出的时候我正好跟同样很喜欢京吹的朋友见面,讨论了很久。第二天又想起前一天的讨论,忽然走在路上就开始大哭。黄前社长真的是太不容易了!我觉得如果我老板看到类似的事情,就会说那就这样(像后续剧情那样)解决不就好了,完全不需要中间绕这么大一个圈子,内心毫无波澜,可能这就是成熟大人该有的样子吧。可是这期间的情绪就是很真实、很难不去想啊。

后面12集好像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我倒是没什么太大的感觉。之前和朋友讨论的时候开玩笑说,哎呀无非就是折腾一圈最后主角克服心结凭实力赢回自己的位置然后Happy Ending嘛。结果播出之后发现不是那样还挺惊喜的,而且觉得这样处理虽然有些刻意,但是结果上是合理的。我说合理的意思是生活中这样的情况不是很多嘛。再后来发现原来是编剧改了原作的Happy Ending,我还蛮佩服花田这么做的。怎么说呢,好像更容易把自己带入了呢!(笑)

虽然我没有网友们那么生气,但是看到网友们做了那么多才华横溢的二创视频也是有些感动的,各种重写结局,配上各种应景音乐,还有AI配音。果然这个时候创造力还是最丰富的啊!

TV Series

The Bears S1

被同学提了一嘴,本身剧集不长,花了几天一口气刷完了。记得有个朋友跟我说找工作的时候present就像厨师在给顾客上菜,虽然你已经做了很多很多遍了,但是吃的人大多是第一次吃(如果不是第一次吃那就更要小心了),所以每次present都还是要全力以赴。看了这个剧,我觉得这个学术界和餐馆的比喻还可以再延伸一下。混乱肮脏的后厨、永远也解决不完的突发状况、没事找事的麻烦顾客(which is your上帝)、紧绷的同事关系。但是餐馆有一点好的就是你可以和同事起冲突的时候大声互相骂Fword然后第二天正常上班,学术界就只能忍着(就更像剧里面出现的主角以前就职的米其林餐厅)。

僕らは奇跡でできている 我们由奇迹构成

被同学安利的剧,好像很久没有看日剧了呢。各个线叙事其实有点乱七八糟的,很多看起来是大转折的剧情其实真的一眼就看出来了,然后所有人故作玄虚的样子看着就有点傻。但是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这个剧真的蛮治愈的。我和朋友都觉得系主任是个设计的很好的角色。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固然好,但是这样做的代价也不能视而不见。这部剧并没有一味地宣扬男主的做法,而是借由系主任之口提醒大家乌龟和兔子各有各的生活要过,并不是一种就比另一种好。但是从社会的层面、集体的层面,包容多样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兔子和乌龟都能从彼此的存在中获益。更何况价值观也不仅仅有兔子和乌龟这一种分法。话虽然这么说,这个世界上想当兔子的人还是太多了,多从乌龟的视角去讲一些故事总是有更大的现实意义。

Other

The Lehman Trilogy

被网友和线下的朋友同时推荐了,本着“专业相关”的态度去看了看,结果发现2008年的事情就是在开头结尾闪现了一下,整个剧完全没提,有点被骗的感觉。但是看的过程收获还是很大的。

首先这个剧院有一楼的站票!我觉得这个设计非常合理啊!希望各大剧院推广!一般这种演出总会有人来不了,演出开始都是会关门就算让你进也只能在后面站着的,所以买了站票还是有很大概率在一楼找到座位。然后就算没找到座位,这个站位是有小桌子和高板凳的。我觉得比坐票还舒服!中间想坐下就坐下,坐累了就站一会儿,想靠着桌子想靠着墙都可以,伸个懒腰都不用担心挡到别人。

然后这个剧的舞台是一个可以旋转的透明盒子,被分成三个部分,大致的场景是一个会议室一个客厅一个库房。但是很多道具可以移动,所以中间也会变成一些特殊的场景。当时推荐这个剧给我的同学还说他觉得这个“舞台基本等于没有”,但是我反而觉得这个舞台设计是最有意思的!就是如果给你一个budget或者说不能撤换舞台道具的限制下,怎么尽可能的让场景多样化。我从这个剧的设计上学到了特别多。

这个剧本很多人好像很喜欢,我反而觉得是整个看下来觉得最平平无奇的地方。也不是说剧本不好,就是,没什么亮点。台词很好,演员很好,配乐很好,就是剧本平平无奇。这个剧本取材于一个因为金融危机出了名的家族企业的故事,但是其实这个公司自从1960年代就已经脱离家族控制了。现在能查到的关于这个家族以前的经历十分有限。剧作家就根据这些有限的资料、结合当时美国的历史创作了这个剧本。也就是说大部分情节是根据历史虚构的。这样的文学作品很多,很多也就意味着大家对于“一般的情节”和“精彩的情节”是有判断的。这个剧基本就是还原了历史,这个家族每一步都遇上了那个年代一个average person会遇到的问题,选择了一个average surviver会做的选择。这中间当然有非常精彩的对白,但我觉得这些更有可能是在排练过程中导演和演员调整过后得到的。换句话说,我可以把这个剧的标题换成任何一个家族,这个故事依然成立。我觉得这只是一个average的剧本,一个命题作文,一个chatGPT也能写的剧本。

虽然剧本很一般,但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剧的视角。这是一个移民的故事。故事的一开始这一家德国犹太移民就被美国CBP叫错了名字。每一个一代移民都或多或少经历过的伤痛,那些发音不好念的人或者慢慢接受了自己的“新名字”(比如Acemoglu对吧),也有人从此就叫自己“Erica”,“Sarah”,“Diane“(请勿对号入座)。一家人好不容易在Alabama站稳脚跟,又要决定去不去纽约。我想我最喜欢这个剧的地方就在于提醒一些白人观众,你们当初是怎么过来的。说起来台下看的好多老头老太太啊……感觉SF年轻人挺多的呀,为什么我看个音乐会看个剧里面全是老头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