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ang Kai-Shek Diary
常凯申日记
常凯申(不知道这个梗的请移步这里)一生勤勤恳恳,每天坚持不落记日记,给后人留下了难得的史料。从2004年开始蒋介石日记就由斯坦福大学Hoover Institution保管,直到2023年在一系列官司之后原件又交回蒋家后人。但是Hoover Institution一直还保留了出借日记影印本的服务。
豆瓣上有一个很多年前的经验帖。
Do you really need to go
其实如果只是对日记的内容感兴趣的话关于日记的出版物已经非常多了,不管是直接将原文OCR识别后出版的日记全集,还是摘抄拼贴讲个故事的二手研究,还有根据这些二手研究做的三手速度视频,网上多的很。专门为此跑一趟似乎没有那么值得。来Hoover Institution看的好处就是可以看到日记的影音原稿,warts and all,错别字,涂抹,看不清的地方,那些写字过程中流露出来的小情绪,还有校长挑了个什么样的手账本(连校长都在用的手账!民国风!一二三上链接!)。看这个其实非常花时间,大概OCR识别出来的一页的text,放在校长的手写字里面可能要四五页,加上那些涂抹、错字、污渍,实际看起来就是会更久。所以对我来说去一次感受一下差不多就够了。但我还是很推荐大家去感受一下,毕竟不知道什么时候也许这个业务也不在了。
行前准备
所有人应该都是可以免费去看档案的。预约在这个网站,需要按照说明先预约一个session,再预约session里面要借阅的资料。
日记只能预约两个box,网站会详细说明每个box对应哪个年份,可以根据自己感兴趣的历史时期选择。校长坚持每天记,记当天的事情,童叟无欺。另外就是晚年因为身体原因就不是校长亲自写的了。预约之后会有详细的说明,告诉你what to expect,请仔细阅读说明,以实际预约时的指示为准。
On the day of arrival
停车的话我比较推荐去GSB的停车场,因为商学院嘛,就是一个学生从来都不会去上课的学院,基本上每次我去都有空位。但是这个停车场也不便宜就是。我时常忍不住吐槽,为什么Stanford要用一大片草坪把校园和外面的城市、火车站什么的都隔起来,作为一个学校,是不是有点太不accessible了?上一个这么不accessible的学校还是清华。(某些学校:什么?学校为什么要accessible?)
注意Hoover Institution有好几个建筑,第一次去怕迷路的话抬头找那个塔就可以了。塔顶的风景也还不错,没去过的话推荐顺路一起去一下,但是要注意开放时间,尤其是阅览室闭馆时间和塔的参观截止时间可能是一起的,小心别错过了。阅览室不在塔里,在旁边一个建筑的地下一层。根据确认邮件的地址可以来到这个建筑的地面层,再往下走一层就是了。
第一次来的访客会要求出示ID,然后会现场拍照制作一张阅览卡。之后就像指示里说的,如果是来查看日记的话必须要寄存身上全部的电子设备和纸笔,基本除了衣服就什么都不能带进去了,就像去游泳一样。里面会提供纸和铅笔用来记录。同一个阅览室里还有其他work on各种各样project的学者。另外阅览室也有一整个书架的书可以借阅,看日记看腻了也可以看看其他的书。
虽然预约了两个box,但是实际一次只能拿一个folder出来,看完需要再去找工作人员,用旧的folder换新的folder。我去的时候那个图书管理员老大爷耳朵不太好使,每次都要大声喊出我要哪个folder。
碎碎念
我觉得Hoover Institution这么慷慨地提供档案服务真的是很厉害。身在学术界有的时候会听说一些在世界各地的图书档案馆查阅资料的经历,像Stanford这么smooth的体验并不是常态。但是另一方面确实在充斥着二手研究的世界里,有耐心去阅读原始资料的人也值得被善待。一下午手机被锁起来,全身心和一屋子的人一起沉浸在纸张、文字和历史里面的体验还是很难得的。
至于看日记有什么感悟嘛,我发现自己对这段历史其实也不是很了解,等我有空看了更多的资料再找时间更新吧。